当前位置: 首页 新闻资讯 技术问答

SD NAND高阻抗模式及上拉电阻作用

SD NAND-贴片式TF卡-贴片式SD卡-免费测试2025-03-17241

在 SD 卡或 SD NAND 的通信接口设计中,上拉电阻和串联电阻的配置需要根据信号类型、阻抗匹配和总线稳定性需求来合理布局。以下是针对你的具体配置(引脚 2、3、5、6)的分析和建议:


1. SD 卡通信引脚功能与典型配置

假设你使用的是 SPI 模式SD 模式,以下是对引脚的定义(以标准 SD 卡为例):

  • Pin 2 (CMD):命令/响应线(双向通信,需上拉)

  • Pin 3 (DAT1):数据线 1(SD 模式中可能未使用,SPI 模式中可能悬空)

  • Pin 5 (CLK):时钟线(单向输出,由主机驱动,无需上拉)

  • Pin 6 (VSS):接地(GND,无需处理)

但你的描述中可能涉及不同封装或非标设计,需根据实际芯片手册确认引脚功能。


2. 问题分析:Pin 3(DAT1)为何无法正常上拉?

你提到 Pin 3 串联了一个 22Ω 电阻,可能遇到以下问题:

(1) 上拉电阻位置错误

  • 现象:如果上拉电阻(如 10kΩ)加在 MCU 侧(串联电阻前),而 SD 卡端的高阻抗模式会通过 22Ω 电阻与上拉电阻分压,导致 SD 卡引脚电压无法被可靠拉高。

  • 示例计算
    若上拉电阻为 10kΩ,串联电阻为 22Ω,SD 卡端电压为:
    VSD=VMCU×2222+100000.02VVSD=VMCU×22+10000220.02V
    显然无法达到高电平阈值(通常 > 2.4V)。

(2) 信号完整性冲突

  • 22Ω 串联电阻通常用于 阻抗匹配(减少信号反射),但若上拉电阻过小(如 1kΩ),可能与串联电阻形成低阻抗通路,影响信号边沿速度。

  • 解决方法:确保上拉电阻足够大(10k–100kΩ),并放置在 SD 卡侧(串联电阻后)。


3. 推荐解决方案

(1) 调整上拉电阻位置

  • 正确配置:将 Pin 3 的上拉电阻 直接连接到 SD 卡侧(串联电阻后),确保在 SD 卡高阻态时,上拉电阻能有效拉高电平。

  • MCU引脚 ——[22Ω]—— SD卡Pin3 ——[上拉电阻]—— VCC

(2) 确认上拉电阻值

  • 典型值:10kΩ–100kΩ(避免过小导致功耗增加或信号边沿变缓)。

  • 验证方法:用万用表测量 SD 卡侧电压,确保高电平稳定在 3.3V 或目标电压。

(3) 检查 Pin 3 的功能

  • SPI 模式:DAT1 (Pin 3) 通常未使用,可忽略上拉(除非特殊设计需要)。

  • SD 模式:DAT1 是数据线之一,需根据总线宽度(1-bit/4-bit)决定是否启用。


4. 其他注意事项

  1. CLK 引脚(Pin 5)无需上拉

    • CLK 是主机驱动的单向时钟信号,SD 卡不会主动控制,无需上拉。

    • 若已上拉,可能干扰时钟信号(除非设计特殊需求)。

  2. VSS (Pin 6) 是接地引脚

    • 无需处理,直接连接到 GND。

  3. CMD 和 DAT0 的强制上拉

    • 在 SPI 模式下,CMD 和 DAT0 必须上拉(即使 SD 卡未处于高阻态)。


5. 总结

  • 问题根源:Pin 3 的上拉电阻位置错误(位于串联电阻前),导致无法有效拉高电平。

  • 解决步骤

    1. 将 Pin 3 的上拉电阻移至 SD 卡侧(串联电阻后)。

    2. 确认上拉电阻值为 10kΩ–100kΩ。

    3. 检查 Pin 3 的功能是否必要(如 SPI 模式可忽略 DAT1)。

通过以上调整,可确保 CMD 和 DAT 线在 SD NAND 高阻态时电平稳定,避免总线浮动导致的通信异常。

1. 引脚功能与设计背景

假设你的 SD NAND 接口基于 SPI 模式(简化设计),以下是典型引脚定义(需结合具体芯片手册确认):

  • Pin 2 (CMD/DAT0):SPI 模式下为 MISO(主机输入/从机输出),需上拉。

  • Pin 3 (DAT1):SPI 模式下通常未使用,但在某些设计中可能作为状态检测或复用功能。

  • Pin 5 (CLK):时钟信号(SCK),由主机驱动,无需上拉

  • Pin 6 (VSS):接地(GND),直接连接即可。

手册中提到的 Pin 1 和 Pin 7 为 Reserved,表示这些引脚未启用或保留给特殊功能,无需连接或配置


2. 问题分析:Pin 3(DAT1)的特殊配置

你提到 Pin 3 串联了 22Ω 电阻,但无法有效上拉,可能的原因如下:

(1) 上拉电阻位置错误

  • 错误配置:如果上拉电阻(如 10kΩ)连接在 MCU 侧(22Ω 电阻之前),SD 卡端电压会被 22Ω 电阻分压,导致实际电平过低(如 3.3V 电源下,SD 卡端电压仅为约 0.02V)。

  • 正确配置:上拉电阻必须放在 SD 卡侧(22Ω 电阻之后),确保高阻态时能稳定拉高电平。

    复制

    MCU引脚 ——[22Ω]—— SD卡Pin3 ——[10kΩ上拉]—— VCC

(2) 信号类型与功能需求

  • SPI 模式:DAT1(Pin 3)通常悬空或未使用,无需上拉
    若设计强制要求上拉(如抗干扰需求),需按上述位置调整。

  • SD 4-bit 模式:DAT1 是数据线之一,需上拉,但需确保总线拓扑正确。


3. 推荐配置方案

(1) 引脚 2、5、6 的配置

  • Pin 2 (MISO):必须上拉(如 10kΩ),确保主机在未通信时能检测到高电平。

  • Pin 5 (SCK):无需上拉,时钟信号由主机单向驱动。

  • Pin 6 (VSS):直接接地,无需额外处理。

(2) 引脚 3(DAT1)的配置

  • 方案 1(SPI 模式)
    若 DAT1 未使用,移除上拉电阻,仅保留 22Ω 串联电阻(避免干扰)。

  • 方案 2(特殊需求)
    若需上拉,将 10kΩ 电阻移至 SD 卡侧(22Ω 之后),并验证电平稳定性。

(3) Reserved 引脚(1 和 7)

  • 保持悬空或按手册要求处理,切勿连接电源或信号线


4. 验证与调试步骤

  1. 测量电平

    • 在 SD 卡高阻态时,用万用表测量 Pin 3(DAT1)的电压,确认是否稳定在逻辑高电平(如 3.3V)。

    • 若电压低于阈值(如 <2.4V),检查上拉电阻位置和阻值。

  2. 信号完整性测试

    • 用示波器观察 Pin 3 的波形,确保通信时信号边沿清晰,无过冲或振铃(22Ω 电阻用于阻抗匹配)。

  3. 功能验证

    • 在 SPI 模式下,尝试读写 SD NAND,确认通信是否正常。

    • 若 DAT1 未使用,可暂时断开其连接以排除干扰。


5. 总结

  • 核心问题:Pin 3 的上拉电阻位置错误(位于 22Ω 串联电阻前),导致电平无法拉高。

  • 解决步骤

    1. 将 Pin 3 的上拉电阻移至 SD 卡侧(串联电阻后)。

    2. 确认 SPI 模式下 DAT1 是否需要上拉(通常无需)。

    3. 检查 Reserved 引脚是否妥善处理。

  • 最终目标:确保 CMD 和 DAT 线在空闲时稳定为高电平,同时保持信号完整性。

热门标签:SD NAND FLASH 贴片式TF卡 贴片式SD卡 SD FLASH NAND FLASH


SD NAND-贴片式TF卡-贴片式SD卡-免费测试

深圳市芯存者科技有限公司

售前咨询
售前咨询
售后服务
售后服务
联系我们

电话:176-6539-0767

Q Q:135-0379-986
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后海大道1021号C座C422W8

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QQ客服 微信客服 淘宝店铺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