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非常典型且有趣的工程问题。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——散热设计缺失是导致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,而且影响非常大。
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,以及为什么把SD NAND放到读卡器上就正常。
NAND闪存的特性:所有NAND闪存(包括SD卡、eMMC、SD NAND、UFS等)都有一个共同特性:温度越高,读写速度越慢,尤其是写入速度。这是因为在高温下,存储单元中的电子更容易产生漂移,为了确保数据读写的准确性,主控必须加入更复杂的纠错算法和更频繁的电压校准,这个过程会显著降低读写速度。
启动过程的特殊性:设备开机瞬间,主控芯片需要从SD NAND中加载引导程序、操作系统内核、初始文件系统等大量数据。这是一个短时间内的高强度、高优先级的读取操作。芯片的功耗会瞬间达到一个峰值。
这涉及到热设计和功耗的差异。

过程推演:
在你的板子上:
上电开机瞬间,主控和SD NAND同时开始高负荷工作。
SD NAND自身产生的热量 + 周围芯片(特别是主控)产生的热量,由于没有散热途径,热量迅速积聚。
SD NAND芯片核心温度在几秒钟内飙升到40-50度甚至更高(你测到的可能是表面温度,核心温度可能更高)。
达到临界温度后,SD NAND内部主控启动** thermal throttling(热降频/热保护)**机制,主动降低读写速度以防止芯片因过热而损坏。
读写速度暴跌,主控CPU无法及时从SD NAND中读取到启动所需的全部数据,导致系统卡在启动阶段,表现为“半天才反应过来”或直接死机。
当你断电后,温度慢慢降下来,所以下次开机可能又重复这个过程。
在读卡器上:
功耗低,发热量小。
即使有热量,也能通过塑料外壳和空气对流散发掉,芯片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。
没有热降频,读写速度正常,所以你觉得它“没事”。
是的,影响非常大! 尤其是在以下情况:
高功耗芯片:像主控CPU、DDR内存、NAND闪存这些都是发热大户。
密闭空间:如果设备有外壳,热量更难以散发。
高温环境:夏天或者在阳光直射下使用,问题会更严重。
持续高负载:不仅仅是启动,如果设备运行时需要频繁读写SD NAND,同样会遇到问题。
40多度的开机瞬间温度已经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危险信号了。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会 drastically 缩短SD NAND的寿命,导致数据丢失甚至芯片提前损坏。
紧急补救措施(治标):
加强散热:尝试在SD NAND芯片上贴一小块导热硅胶垫,将其热量导到设备金属外壳上(如果有的话)。或者用风扇对着板子吹,看是否能正常启动,以此验证散热问题的根源。
优化电源:检查给SD NAND供电的电源是否稳定,纹波是否过大。不干净的电源会增加芯片功耗和发热。
根本解决方案(治本):
咨询主控原厂,是否可以优化启动流程,降低启动瞬间对存储的读取峰值,或者增加启动阶段的延时,让操作不要过于密集。
添加散热过孔:在SD NAND芯片的焊盘下方,特别是热焊盘(如果有)的区域,打上大量的散热过孔,连接到PCB的接地层,利用整个接地层作为散热片。
扩大敷铜:在芯片底部和周围尽可能多地敷铜,并同样用过孔连接到地平面。
远离热源:如果可能,在下一版设计中,将SD NAND布局在远离主控CPU、电源芯片等高温元件的地方。
PCB设计修改(强烈推荐):
固件优化:
未来选型建议:
如果项目对温度和可靠性要求高,可以考虑选用工业级或车规级的存储芯片,它们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宽,抗热性能更好。
总结:
你遇到的正是典型的“热致性能下降”问题。SD NAND在高温下触发保护机制降速,导致系统启动失败。板级的散热设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,它是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石。 你的这个案例完美地证明了这一点。建议尽快从PCB设计和散热层面进行根本性的改进。
上一篇:SDNAND读写擦除操作解析
电话:176-6539-0767
Q Q:135-0379-986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1021号C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