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 SD NAND 是否支持 SDIO 接口,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综合验证,从硬件标识、技术文档到实际测试逐步确认:
数据手册(Datasheet)
这是最权威的依据。在 SD NAND 的规格书或数据手册中,通常会明确标注支持的接口类型。
产品规格参数表
部分厂商会在产品规格表中单独列出 “接口类型” 项,直接查看是否包含 “SDIO” 即可。
SD NAND 的引脚布局能反映其支持的接口类型,SDIO 接口相比 SPI 有更丰富的引脚(尤其针对多线模式):
SPI 接口:核心引脚通常为 CS
(片选)、CLK
(时钟)、MOSI
(主机发数据)、MISO
(从机发数据),共 4 根线(单线 / 双线 / 四线模式均基于这 4 根引脚扩展)。
SDIO 接口:除包含 SPI 的核心引脚外,还可能包含 D2
D3
等额外数据引脚(支持 4 线 / 8 线模式),且引脚定义可能兼容 SD 卡的规范(如 CMD
命令线、VCC
GND
电源地等)。
若引脚数量超过 4 根(如 6-8 根),且包含 CMD
线或多组数据引脚(D0-D3
),则大概率支持 SDIO。
SDIO 基于 SD 卡协议扩展而来,支持 SDIO 的 SD NAND 通常会兼容 SD 卡的物理层规范:
若文档或引脚信息不明确,可通过硬件连接测试验证:
搭建 SDIO 电路:按 SDIO 接口规范连接引脚(如 CMD
CLK
D0-D3
等),使用支持 SDIO 的主控(如 ESP32-S3、STM32 的 SDIO 外设)。
驱动测试:加载 SDIO 驱动程序(如 Linux 的 sdio
驱动、ESP-IDF 的 sdmmc
组件),若能成功初始化并读写数据,说明支持 SDIO。
对比 SPI 测试:若同时支持 SPI,可切换到 SPI 模式测试,若 SDIO 模式下速度显著高于 SPI(如 4 线 SDIO 速度是 4 线 SPI 的 2-4 倍),则进一步确认支持 SDIO。
若上述方法仍无法确认,直接联系 SD NAND 的厂商(如芯存者)的技术支持,提供产品型号,询问是否支持 SDIO 接口,这是最可靠的方式。
优先通过技术文档和引脚定义判断,其次结合协议兼容性,必要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。SDIO 接口的核心特征是兼容 SD 协议、多线数据传输(4 线及以上),且明确标注支持 SDIO 相关规范,可据此与 SPI 接口区分。
热门标签:SD NAND FLASH 贴片式TF卡 贴片式SD卡 SD FLASH NAND F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