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SD NAND(基于NAND Flash的存储卡)必须按整页进行读取和写入,这是由其物理结构和操作机制决定的。以下是详细说明及技术背景:
- **读取操作**: 最小读取单位是**页(Page)**(通常为4KB-16KB)。即使主机请求1字节数据,控制器也必须读取整个页,再从缓存中提取目标数据:cite[2]:cite[3]:cite[6]。 - **写入操作**: 写入同样需按页对齐。若写入数据小于页大小,需执行**读-改-写(Read-Modify-Write)**:先读取整页 → 修改目标部分 → 将整页写入新空闲页。此过程导致**写入放大**(实际写入数据量远超需求),降低效率并增加损耗:cite[2]:cite[3]:cite[6]。
部分NAND Flash(尤其是**大块NAND**)要求块内页必须**按顺序写入**(从Page 0到Page N)。若跳过中间页直接写Page 63,可能引发数据错误或控制器拒绝执行:cite[1]:cite[4]:cite[8]。 - *原因*:NAND的浮栅单元通过字线(Word Line)串联,跳页写会干扰邻近单元电荷,导致读取出错:cite[7]:cite[8]。 - *例外*:部分新型控制器通过映射表模拟随机写,但底层仍需按顺序填充空闲页:cite[6]:cite[8]。
- **擦除以块为单位**(1块=64-256页),擦除后块内所有页变为“空闲”状态,方可重新写入:cite[2]:cite[3]。 - **页不可覆写**:已写入页需先擦除(整块)才能再次编程,因此更新数据需写入新页,原页标记为“失效”(Stale),由垃圾回收(GC)后续擦除:cite[2]:cite[6]:cite[8]。
- **对齐写入**:确保写入数据为页大小的整数倍,避免读-改-写操作:cite[2]:cite[6]。 - **缓存小数据**:累计多次小写入至整页后一次性写入,减少写入放大:cite[2]:cite[3]。 - **冷热数据分离**:高频更新(热)数据与低频(冷)数据分页存储,降低GC时无效数据搬运量:cite[2]:cite[8]。
SD NAND的整页读写和顺序写入限制源于其物理设计(如浮栅电荷耦合和字线结构),而控制器通过FTL(闪存转换层) 和垃圾回收机制优化访问逻辑。开发者需遵循页/块操作规范,并结合缓存策略提升性能及寿命。
电话:176-6539-0767
Q Q:135-0379-986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1021号C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