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 NAND(SD闪存)低功耗模式通常是为了在不使用存储时减少系统的功耗,以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或减少能耗。这个模式在许多移动设备、物联网设备和其他嵌入式系统中尤其重要,尤其是当存储不频繁进行读写操作时。
SD NAND的低功耗模式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机制:
当SD卡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访问时,它可以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。这个过程通常由卡内部的电源管理模块控制,卡会监测到没有数据传输或命令处理时进入休眠状态,从而降低其工作功耗。
低功耗模式(Idle/Standby Mode):在这个模式下,SD卡仍然保持基本的电源,但其内部电路(如数据传输部分)被关闭或处于低功耗状态。通常这种模式下,读取或写入操作会被延迟,直到SD卡从低功耗模式中唤醒。
深度休眠(Deep Sleep):SD卡可以进入更深的休眠模式,几乎关闭所有非必要的电路,只保留非常基础的功能,如保持内存数据,等待外部唤醒信号。
SD卡通常会支持一组命令,用于控制其功耗模式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命令和机制:
CMD5:CMD5
命令用于将卡置于“待机”模式。当SD卡没有活动时,它会自动响应这个命令,进入低功耗模式。
CMD0:一些卡可以通过 CMD0
来完全关闭其功能,使其进入更低功耗的“休眠”模式,只有在通过发送其他命令或处理器唤醒时才会恢复。
退出低功耗模式:当设备需要访问SD卡时,主机会通过发送命令唤醒卡。SD卡会从低功耗模式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,准备进行数据传输。
SD NAND卡通常内置有电源管理芯片(PMIC),它们负责根据主机的控制信号,调节卡内部各个模块的电源。为了进入低功耗模式,SD卡需要协调其内部电源和时钟系统,使非必要的部分关闭或降低功耗。
一些高端SD NAND卡支持动态电源管理,依据温度和负载自动调整功耗。例如,在低负载或者低温环境下,卡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,减少功耗浪费。
SD卡中的低功耗模式通常是通过 传输请求 来唤醒的。例如,主机发送读取或写入请求时,SD卡会从低功耗模式中唤醒并立即准备数据传输。这意味着SD卡的低功耗模式是响应式的,只有在实际有需要时才会退出低功耗状态。
许多SD卡在低功耗模式下,会关闭其时钟源和I/O接口,只保留最基本的时钟和逻辑电路,以减少功耗。当有数据请求时,时钟源和I/O接口会重新启动,开始传输数据。
在低功耗模式下,SD卡的响应时间可能会稍微增加,因为从低功耗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需要一些时间。一般情况下,SD卡会根据主机的访问频率来调整进入低功耗模式的频率,尽量减少对性能的影响。
Idle Mode:卡在没有传输操作时保持低功耗状态,但仍可快速唤醒。
Sleep Mode: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,卡进入低功耗模式,降低几乎所有活动,只有基础电路仍在运行。
Deep Sleep:更为深度的休眠,几乎关闭所有功能,只有最基本的电源保持,唤醒时需要更多时间。
SD NAND的低功耗模式通过多个机制和命令来实现,确保在没有活动时消耗尽可能少的功率。这对于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非常重要,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电池续航的应用。为了实现这些低功耗模式,SD卡会关闭不必要的电路和时钟,在主机请求访问时再迅速恢复到工作状态。
上一篇:SDnand 好用吗